走近支教,温暖你我——第六届“我的讲台我的娃”支教背后的故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0-15浏览次数:3075

“我的讲台我的娃——支教背后的故事”是由校团委主办,新葡萄8883官网AMG承办的活动,迄今已举办五届。该活动通过邀请归来的支教志愿者讲述自身的支教经历,向广大同学宣传支教事业,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支教行列中来。2014年10月16日,第六届“我的讲台我的娃——支教背后的故事”活动将拉开帷幕,又会有四位支教归来的学长学姐们与我们分享过去一年中他们体验的感动与成长。

孙若斌,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贵州平坝分区成员。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之后,终于圆了一个支教的梦。“在我眼中,支教是一次心灵的苦旅,个中滋味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品得真切,好在终有苦尽甘来的一天,也就值得了。用一年的时间完成这一生也许只有一次的旅程,我是个痛并快乐着的行者!
刚到贵州平坝的所见所闻依然时常浮现在孙若斌的眼前。面对混乱的教学秩序,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条件,没有稳定的电压供电,孙若斌并没有退缩,对于他来说,只有八个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带给孩子们开拓的眼界,独立的思想,坚定的志向,成为孙若斌在支教期间的目标和信条。在他的陪伴下,昔日的黄土逐渐披上绿色,新建的运动场上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对于孙若斌来说,就已经足够。

姜军,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这次的内蒙古之行,这一年的付出与努力,对于孩子们的热爱和善良,灌溉出了他们对于未来最美好的希望,姜军也收获了心底最深的感动
内蒙的故事对他来说,就像一张老唱片,每一首歌都是那么的熟悉亲切,那是和孩子们相处的日日夜夜;每一缕音符都是那么的真真切切,点点滴滴,深刻隽永。在那些波澜不惊的日子里,和孩子们演绎古代的冠礼,和孩子们参与文明宿舍的评比,组织学校的科技大赛,参加孩子们的毕业典礼……孩子们投入而纯真的眼神,是属于他的独家记忆。
不忍离开准旗,不忍唱完哪一首再见,支教的时光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但是姜军坚信,这会是他今生取之不竭的财富。

沙俊,我校2013届毕业生。放弃了免研资格的他,作为新葡萄8883官网AMG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队伍的一员来到了仿佛上天画卷一般的美丽云南。在这里,开始了一段毕生难忘的人生历练。在这里,遇到一群令她将终生魂牵梦萦的孩子。
支教生活的辛苦,却冲淡不了在南华中学的温暖,圣诞节孩子们突然送上的千纸鹤,课堂上批评孩子们以后收到的道歉卡片,离别时写下的一封封亲笔信,都让沙俊湿了眼眶。家访时看到孩子们令人震惊的家庭环境,当地教育资源的缺失,都让沙俊深深震撼,也让沙俊暗暗下定决心,要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陪伴,是一种对未来生活坚定地信念。他也说,孩子们教会我的是对于自己未来人生的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王维,新葡萄8883官网AMG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内蒙分队成员,来自自动化学院。来到内蒙,王维真心想为孩子们带去的,是精神上的温暖。对于支教的意义,王维要给自己,给孩子们一个交待。
在军训中担任军训班级的班主任,在教学生活中,给孩子们细心总结知识点和习题集,作为一个非专业的支教老师,却把孩子们的成绩提升到了相当的程度。王维说:“支教对于我来说,早已不仅是职业,更是一种生活,是我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一年,我的讲台和我的娃,也正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春天。”
那一碗胃病发作时孩子们熬来的米粥,那一曲曲动人的离别歌曲,那一个个和孩子们共同度过的日日夜夜,都成为王维心里不能磨灭的回忆。

    支教的一年是艰苦的,但这一年的记忆却足够在他们的人生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志愿者们说,去之前想过这会是不平凡的一年,会有很多的收获,但实际的经历却远远超过自己想象。这一年磨练的,是他们对于人生的思考;这一年改变的,不仅是他们接下来的人生道路,更是他们对人生的态度。10月16日晚18:30,“我的讲台我的娃——支教背后的故事”将为大家呈现更生动感人的支教图景。我们在J3 105期待大家的聆听。